为什么这些项目能入选?“秘诀”来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时间:2023-11-20 10:36:19 编辑:本站编辑

国家新闻出版署今年9月公布了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入选名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配套教学资源平台等41个项目入选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进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采访部分入选项目相关负责人,请他们分享这些精品项目如何立足专业优势深挖精品内容,在提供多元服务与传承弘扬文化过程中实现双效俱佳的经验做法。

“融媒”不是新兴出版“融没”传统出版,精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红岩春秋杂志社(今日重庆杂志社)打造的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依托红岩春秋杂志社办刊30余年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品牌资源优势,集资源接入、内容研究、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互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从内容表达、呈现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以深厚资源优势为依托,杂志社着力内容生产流程再造。“我们从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数据挖掘、全媒分发等方面重塑流程,打通难点堵点,使期刊内容采编与数字出版项目管理融合互通,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变革内容生产方式。”红岩春秋杂志社(今日重庆杂志社)编委、融媒体编辑中心总监许安全告诉记者。

在内容制作方面,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在线学习APP华夏云课堂,作为唯一以特殊儿童为对象的入选项目,坚持出好书,做精品课。“华夏云课堂的课程均要通过调研、论证后方可立项,课程大纲的制定、课件的制作、视频的拍摄录制、视频字幕的审核、纸质讲义的审读等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流程管理及质量管理。”华夏出版社总经理、副社长陈振宇表示,华夏云课堂的所有课程上线前均由行业专家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专业导向正确。

在教育出版领域,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将经典图书、连环画、教材、期刊等资源数字化,推出数字人美项目。据人美新媒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文超介绍,数字人美提供自主研发的美术、书法、艺术史论等系列课程,如《芥子园画传》《美的启蒙》等,覆盖多个学龄段用户,邀请各领域的名师授课,由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和剪辑,侧重美术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兼顾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难易递进关系,让用户学习美术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山东画报社有限公司打造的山东影像全媒体库平台入选。“我们始终认为‘融媒’不是让新兴出版‘融没’传统出版。”正如山东画报社社长苏轲所言,融合出版要在实践中以传统出版丰富的内容积淀作为基础,通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加强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拓展出版行业经营新业态。

用户反馈反哺传统出版业务,纸书与产品实现双向赋能

优质内容通过数字化功能服务用户需求,用户反馈的意见建议又可以反哺到传统出版业务之中,这也成为多个入选精品项目的共性所在。

在推动纸书与数字产品联动方面,华夏出版社有课程与图书直接配套,有图书、课程之外的其他衍生产品,还有先上线课程,再根据用户反馈进行相应内容纸质图书的出版等模式。在华夏出版社所属北京华夏元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看来,在线课程与纸质图书联动发展是华夏云课堂作为出版社融合出版项目的必然。

将纸书作为“获客”入口,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数艺设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在图书中添加二维码或者提供关键词回复等方式,吸引图书读者成为在线用户。

“这种融合方式构建了用户基础,使传统出版和在线教育得以有效结合。”人民邮电出版社数字艺术分社社长孟飞表示,数艺设平台建设了私域流量池,这有助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内容,从而建立用户忠诚度,增加用户满意度和用户黏性。该平台还在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吸引更多用户,不仅为传统出版物的营销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项目的在线教育内容提供了更广泛的曝光。

推动出版与技术深度融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外研U学智慧英语教学平台,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传统出版与互联网技术、硬件技术、新媒体运营等数字手段深度融合。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基础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郎崧告诉记者,在外研U学正式推出后,团队不断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私域运营等方式了解用户需求,追踪用户刚需,提升产品使用体验。与此同时,在传统出版领域,通过对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升级,设计研发了《新概念英语(智慧版)》等纸数融合形态的智慧版图书,让经典的英语学习内容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

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把准定位深耕专业

在主题出版领域,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自运行以来,累计收入超千万元。谈及项目双效俱佳的“秘诀”,许安全表示,数字服务项目建设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自身实际,走专业化特色化之路。要践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注重深挖内在潜力,进行特色化产品孵化和项目培育,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特别要注重把准平台定位,深耕所在领域。

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戏曲影像库平台通过版权服务、数据库采购和用户付费等途径实现盈利,上线的183部戏曲演出影像及5000余首音频、1000余个戏曲故事等系列知识普及资料,呈现立体生动的“戏曲故事”图景。

北京中数世纪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许菁告诉记者,公司拥有各领域专家团队百余人以及经验丰富的编辑出版团队,配备现代化数字音视频制作和剪辑设备、自建录音棚、审读室等,能够完成高质量数字化保存及音视频的编辑检测、数字制作及多媒体传播,为集团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的“一带一路”非通用语数字教育资源项目基于长期积累的非通用语教育出版内容资源,坚持以“小切口、轻营销”的运营模式稳步发展,在专业垂直领域深耕细作。

“项目除了向B端和C端用户提供数字资源供给,还将‘非通在线’‘世图粤读’两大APP与社内的图书电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将数字资源和纸质图书融为一体,通过线上新媒体营销、线下活动宣传,聚焦品牌效应,实现‘双效合一’。”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编辑陈建军说道。

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融合业务”到“融合产业”的迭代

在少儿阅读服务领域,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的“课外时光”少儿个性化数字阅读知识服务项目能够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提供专业内容资源与知识服务。

据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介绍,项目的特色之处在于能够提供少儿数字阅读量化指标评价体系,智能匹配个性化阅读计划。通过“家校联合”应用,创设阅读习惯养成场景,匹配推荐优秀数字阅读资源,让孩子爱上阅读。与此同时,项目的数字资源由基于提高阅读的电子书和有声书资源库、基于课堂教育的课外学习题库、基于知识服务的多主题资源库做支撑,能够提供包括电子书、有声书、微课、慕课视频、动画课件、题库在内的近万种数字阅读资源,形成“内容服务—平台服务—通路服务—移动端服务—营销目标”的全方位应用平台。

山东影像全媒体库平台以“1 + 1 + N”模式为导向,旨在打造聚合式影像数字化服务平台。苏轲表示,经过多次迭代,全媒体库已形成“齐鲁影像云+影像版权交易中心+N个增长极”的业务模式。项目以海量影像资源为基础,配合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驱动,融合线上版权登记、交易、追溯、维权等服务的版权交易业务,既能实现让影像资源服务于其他行业,同时也是山东画报社在盘活既有资源、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实现影响力与双效快速提升的有益尝试。

“为深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世图公司加大非通用语图书出版和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陈建军表示,世图公司将充分发挥非通用语的出版优势、翻译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与国内专业出版社和品牌方合作,输出高铁技术、先进制造业、农耕技术等,以“技术认同感”驱动“文化认同感”,实现“融合业务”到“融合产业”的迭代。

融合发展让出版业有可能借助数字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实时的、密切的、可累计的双向互动联系。郎崧对此表示,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用户的真实想法、对产品的体验、对服务的感受、对教育的需求等,这也为做好产品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打通线上线下,精品项目这样强运营

数字出版项目运营与传统纸质出版不同,其关键在于以互联网思维找到应用场景,打通线上线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梳理2023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发现,重规划、强运营,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服务场景,多个项目用户黏性与转化率不断增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升。

发挥专业优势

推进融合出版,要坚持守正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特色化道路。

红岩春秋杂志社(今日重庆杂志社)打造的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围绕把红色内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紧扣线下应用场景,推进项目高效运营。在搭建品牌活动应用场景方面,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音乐会,用音乐的形式,提供红色主题文化产品。在搭建会议展览应用场景方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案执行重庆市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展,以及结合乡村振兴,策划打造重庆区县红色主题数字展馆等。

在教育出版与专业出版领域,发挥出版单位专业内容优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数字与实体双向奔赴,推动传统出版焕新升级。

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数字人美项目,通过将线上线下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全面解决美育中的实际问题,打造优质综合美育服务平台。同时针对社会培训良莠不齐的现象,线上通过“美术公开课”栏目为社会大众提供技法教学,提升艺术素养。线下通过20余家人美美育学堂及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美术培训和艺考培训。

《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的Researching国际高水平学科刊群数字出版与传播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学术交流、科普传播等多维度活动,实现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在专业领域提供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满足多元需求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的《星火燎原全集》融媒书通过纸电声一体,线上线下同步,满足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红途循踪——红军长征在贵州史迹数字出版项目,将线上的图文信息与线下的真实景观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导航服务。

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悦读新疆”数字阅读平台与书店、图书馆、农家书屋深度合作,丰富了阅读体验,解决了阅读资源不平衡问题。

……瞄准需求、破解难题,入选精品项目真正做到好用、实用、管用。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在线学习APP华夏云课堂,将线上课程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可根据需要为线上课程增加线下培训专场,对线上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线下重点回顾及实操示范。华夏云课堂同时探索直播与培训相结合的“双师制”模式,授课讲师远程教学及答疑,线下老师带学并辅导线下实操,实现在线知识学习和线下技能实操教学相互结合与补充。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的“一带一路”非通用语数字教育资源项目则通过在线课堂、数字阅读、学习卡片、社群互动、翻译竞赛、培训活动等线上线下全域运营,满足用户全方位、多场景、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今已经形成了以线上教育、线下培训、赛事活动等业务为路径的融合发展产业链,呈现了清晰的商业模式。

实现互动引流

数字出版产品能够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但线上活动往往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与真实的社交体验,因此,需要将线上活动引流到线下,为用户提供互动体验,提升品牌吸引力与影响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戏曲影像库依托数据库IP 开展线下专题活动,实现互动引流。该公司举办的首届“金票房”等优秀戏曲表演艺术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戏曲表演者与爱好者参与其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穿越时空的中国长城》融合出版项目通过设立沉浸式数字影像馆等线下活动,使长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提供全新传播渠道,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与参与。

在大众出版领域,山东画报社有限公司的山东影像全媒体库平台将线上和线下无缝衔接,为用户创造一体化、沉浸式的融合体验模式。据悉,全媒体库与众多摄影专家及爱好者开展合作,为其提供图片销售、版权保护、线上展厅、网络社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各类课程及实践创作、论坛活动,打造自有精品课程品牌,促进摄影知识传播。全媒体库积极与其他行业和机构开展合作,以影像赋能多种产业,通过跨界合作进一步聚拢人气,拓展市场空间。

意见反馈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建言献策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监督举报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