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出海,海外友人关注这三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时间:2025-07-10 10:32:58 编辑:本站编辑

近年来,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输出数量与质量齐升,而中国图书市场产生的新变化与新气象,也让海外老朋友、新朋友赞不绝口。《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邂逅很多海外友人,他们对中国图书的格外珍视与特别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怎样从本土经典到跨文化的桥梁?

书籍,这一文明对话的有力载体,在国际化大舞台上频频成为共鸣点。

利玛窦是中意人文交流史中的一个重要名字,记者在一场活动上偶遇了同样来自意大利,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芮玛窦,他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外籍助理教授。辽宁美术出版社的经典之作《最美西游》使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国文化IP出海,怎样实现从本土经典到跨文化的桥梁?面对记者的问题,芮玛窦认为,在西方艺术体系中,连环画常被视为“边缘艺术”或“大众文化产物”,但在中国,连环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艺术品格。从宋代的“话本插图”到明清的“绣像小说”,连环画始终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通过AI技术使这部经典作品得以‘复活’,更建立了传统艺术IP的现代传播范式。”他认为,在西方艺术理论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中国艺术常常被贴上“传统”“古典”的标签,而《最美西游》以其鲜明的现代性美学特征,证明了中国艺术完全能够在保持文化根脉的同时,与当代艺术潮流对话,在守正创新中构建文化话语权。这种对话的背后,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

“因此,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并非简单的‘西化’或‘商业化’,而是要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找到与现代审美、国际语境的契合点。”芮玛窦的回答简洁却有力。

走出去之后,怎样走进去?

中国图书走出去之后,怎样走进去?这一跨越意味着,图书能够找准目标市场,要符合当地读者的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来自美国的塞迪克国际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扎根文化领域出版40余年,该公司总经理卡洛斯·爱德华多带着“寻宝”的目的来到中国。

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春山可望》聚焦作者靳海霞及其团队在辽宁开原坚守四十载的教育实践,生动讲述了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150余门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起融“求知”与“求美”于一体的教育生态。在卡洛斯·爱德华多眼中,该书的价值很不一般,便果断购买了其英文版权。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教育实践的生动缩影,更是一座连接东西方教育理念的文化桥梁。这些朴实的育人案例既感人又实用,为全球教育者提供了珍贵参考。我希望该书英文版的出版,可以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国义务教育的‘现场’,可以为全球教育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他说道。

中国图书走出去,不仅仅是简单地输出版权,更重要的是融入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被当地读者接受与喜爱。因此,高质量的翻译是优秀图书准确传播的重要一步。土耳其汉学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吉来就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个“桥梁”。

吉来分享道,近年来他一直在进行《红楼梦》的土耳其语翻译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一部充满情感、哲思和历史知识的作品。他相信这本书的土耳其文译本问世将对土耳其汉学事业产生积极影响,为土耳其文学、文化界和学术界带来新的视野。

在翻译过程中,吉来也遇到了诸多挑战。但令人高兴的是,他发现清代中国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土耳其在文化表达上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例如,我在翻译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成语‘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在土耳其语中竟然有着完全对应的说法。这两个表达不仅意思完全相同,就连用词和意象都高度一致,都用‘袖子’来比喻家庭内部,用‘藏’来表达对外遮掩的含义。这反映了两种文明在处理家庭矛盾等社会问题上的思维模式具有深层次的相似性,因此土耳其语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没有障碍。”吉来欣喜地分享道。

合作推广营销,如何更有利于持续传播?

出版市场的最新动向与潮流,海外友人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比如近年来爆火的线上市场、短视频带书等新变量。营销推广的形式与手段更新,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传播与接受度。 

来自英国的尤斯伯恩出版社关注儿童图书,该出版社亚洲和欧洲地区负责人亚历克斯·莱利已经第四次来到图博会。“能看到市场上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最新趋势。我发现,‘大孩子’的读物越来越受欢迎。”亚历克斯·莱利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期待能够与分销商、进口公司以及在线销售书籍的群体合作。

德古意特博睿出版社首席商务官本·阿什克罗夫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图书市场的活力、多元与创新精神总能为他带来新发现。他们始终寻求各领域最优质的学术内容,无论图书、期刊或其他形式。所有出版物均以纸质与电子版并行发行,尤其推崇开放获取模式。比如今年,德古意特博睿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合作出版《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英文版。冯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真正的自由思想家,在西方世界也备受认可。这本书正是践行“传播中国学术声音、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理念,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的又一重要成果。

此外,中华书局还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推出“中华文脉丛书”,将中国学者的智慧结晶翻译成英语,向全世界传播。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认为,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这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

如果说欧美读者的关注点在文学经典和教育,那么来自东南亚的海外朋友们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图书?尼泊尔当代出版社社长凯兰·高塔坶聚焦“一带一路”。

这位来自尼泊尔的出版人始终相信书籍是桥梁。它们跨越国界、打破偏见,让读者触碰那些从未见过的生活。2008年,凯兰·高塔坶的父亲参观了中国的图书展会,自那之后,凯兰·高塔坶一直定期参加,对中国图书市场保持着密切观察与敏锐触觉。“我的眼光很不错。”他幽默地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儿童读物,通过阅读可以塑造孩子的未来,并且很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话锋一转,凯兰·高塔坶接着说:“中国图书市场很有活力,出版社众多,但这些出版社都将力量集中在几个作家身上,应该寻找即将出现的新作家。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尼泊尔输出更多关于中国作家的介绍。”他向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如果不了解作家,怎么会有人买书呢?“关于中国作家的信息太少,导致读者们并不了解。我们急需 一个‘桥梁’,类似专项图书推广人,可以向相关国家传递更多的信息。”凯兰·高塔坶建议。  

意见反馈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建言献策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监督举报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