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资深出版人理查德·查金(Richard Charkin)撰文,深度剖析出版业面临的“生存性威胁”。他回溯历史发现,诸多曾被视作“末日危机”的技术变革,最终成为行业发展的机遇,而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冲击亦非例外。然而,查金强调,出版业真正的威胁并非外部挑战,而是自身能否以更快的革新速度,应对这一时代巨变。
查金开篇便调侃英语的“造词自由”——从“浪漫奇幻(romantasy)”这类混搭新词,到“指数级增长(exponential)”的语义泛化,无不体现语言对现实的灵活映射。他犀利指出,出版战略报告中频繁出现的“指数级增长”承诺,实则是“快速扩张”的代名词,其具体速度往往语焉不详。与之类似,“存在性威胁(existential threat)”一词也经历了哲学概念向行业术语的转化。
查金认为,曾经被视作威胁的新生事物,终成行业发展转机。他列举了多个曾被视作“终结者”的案例。例如,19世纪出版商担忧公共图书馆将摧毁图书销售,如今却视其为推广阅读的盟友,而当前图书馆真正的危机是自身面临预算削减与审查压力。又如,行业曾预言“影像将取代文字”,结果众多图书作品通过影视改编反哺原著销量,形成跨媒介共生生态。再如,英国曾以净价图书协议维持书价,废除时业界哀嚎“行业崩溃”,甚至有出版商荒唐举证“书价自由将推升谋杀率”。但事实证明,市场机制下出版业依然繁荣。
面对生成式AI的冲击,查金承认其威胁的严峻性:“出版业命脉系于版权制度。若放任技术巨头吞噬创作成果,商业创新将成无源之水。”但他强调,行业并非赤手空拳——全球版权保护网络、跨领域创作者联盟,以及各国立法机构,共同构成防御阵线。
在查金看来,比AI更危险的,是出版业的自我僵化。他认为,当世界加速变革时,若我们仍固守传统模式,拒绝投资新技术、忽视作者权益、逃避市场创新,即便没有外部冲击,衰落亦不可避免。
查金强调,要以行业主动变革对抗阶段性危机。他提出破局的3个要素。一是持续投资,支持数字出版、有声书等新形态,探索AI辅助创作与版权管理技术。二是生态共建,强化“作者-出版商-读者”纽带,通过社群运营抵御平台垄断。三是坚守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版权立法,联合音乐、影视等行业形成反侵权同盟。
查金认为,世界从未如此急速变化,出版业的革新必须比时代更快。他呼吁行业摒弃恐慌,将每次危机视为进化契机。正如《哈利·波特》从小说跃迁为千亿级IP所揭示的真理:“威胁的背面,永远藏着更大的可能性。”
原文
理查德・查金:出版业面临的生存威胁
“指数级、关乎生存的”
英语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灵活性。它接纳外来词汇,包容因地域差异产生的语言变化,就算偶尔会对新词有所抵触,也依然欢迎它们的加入。有人喜欢“浪漫奇幻”(Romantasy)这个词吗?此外,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含义还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让像我这样喜欢咬文嚼字的人也没了脾气。
在出版行业,几乎任何出版战略性文件,都会标榜某个部门实现“指数级增长”。从经济学层面讲,指数级增长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形成指数函数曲线。实际上,在出版行业,指数级增长如今多被用来小形容“快速增长”。至于有多快,那就见仁见智了,通常是不好计算的。
另一个经历语义演变的词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我常把它和“威胁”一词一起使用。但这个词过去是什么意思,现在又作何解释呢?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诞生于19~20世纪,它的出现归功于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让-保罗・萨特(1905~1980)、阿尔贝・加缪(1913~1960)、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等冷静睿智的学者。我试图弄清楚他们所理解的存在主义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定义却让我愈发困惑——这怪我,不怪他们。
在出版业,我所说的“威胁”指的是对行业生存构成挑战的事物。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往被视为威胁的情况——现在来看,它们或许没有那么严重。例如,早期的免费公共图书馆被认为可能会抢走出版商的生意,因为图书馆虽然拓宽了市场,却没有增加图书销量。但不知何故,出版商挺过来了,还把图书馆当作提高公众识字率、维护言论自由、吸引阅读者等方面的盟友。如今,生存威胁正降临到图书馆身上,它们面临着政府削减资金和强制图书审查等问题。
技术带来的多重“生存威胁”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影电视,通信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被出版业视为终结行业的“威胁”。既然音频和视频更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体验,那就没人会再读书了。但这种生存威胁很快就消退了,因为作者和出版商通过将作品改编成各种新媒体形式,扩大了受众群体,同时还利用数字渠道推广原著作品。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从电影和舞台剧的改编中获益匪浅,而随着华纳兄弟宣布2026年初这一IP将被制作成电视剧,它还将获得更多收益。
在英国,图书零售利润一直受到一项既定法律的保护——净价图书协议(Net Book Agreement),它禁止零售商打折促销,其实就是维持零售价格。后来,有人提议应废除这项法律,而出版业各方几乎一致预测,这将导致图书销售系统崩溃和出版商利润受损。有位出版商在法庭上举证称,纽约的谋杀率明显高于伦敦,理由是纽约没有维持图书零售价格的相关规定。因此,废除英国书价制度必然会导致谋杀率上升,进而对英国社会构成生存威胁。显然,法官并不买账,而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净价图书协议,英国图书出版贸易也能正常运转。
出版业的核心是版权
随着AI技术和大语言模型的迅猛发展,人们愈发将其视作出版业的生存威胁。然而,出版业的核心是版权。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版权制度,写作和创作依然会存在,但商业活动会大幅减少,创新也会受限,开拓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也会不足。我们该在科技巨头面前瑟瑟发抖,还是为了AI技术对社会的未知影响而感到恐慌?
这种威胁确实关乎生存,但我们也有应对之策。我们建立了版权保护体系,还有强大的盟友——音乐家、影视从业者、艺术家群体、专利律师、制药行业、社交媒体公司……它们的存在确保知识产权持续受到保护。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IFRRO),还是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以及许多国家类似的集体许可机构,版权保护受到全球组织机构的持续支持。此外,各国出版商协会及相关人士也与我们并肩作战。
如此看来,AI挑战、行业整合、分销渠道垄断、盗版问题、出版自由遭受挑战、版权保护受到侵蚀、深度阅读式微等,都不是当今出版业面临的生存威胁,那真正的威胁是什么?我认为,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行业外部,而源于出版业自身。
只要我们愿意持续投资,积极适应变化、勇于冒险,支持作者,维护出版机构并坚守原则,就能应对所有威胁。如今,世界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出版业也要跟上这一节奏,作出改变。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