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一百年丛书”是一套全面介绍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百年历程的历史著作,含《考古百年》《何以红山》《走近古国》《陶艺之光》《以玉示礼》《生业经济》6册。内容从红山文化的简史、源流、彩陶、玉器、自然环境与经济模式、聚落形态与原始信仰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红山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对于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百年》全面梳理了红山文化从曙光初照到多元寻根的百年发展历程,深入阐述了红山文化的定名、祭祀文化、玉器的发现及其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丰富的考古资料和遗址发掘第一手资料,充分揭示出红山文化基本内涵和考古发掘新的高度。
《何以红山》聚焦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及考古研究成果,梳理了辽西地区史前文化脉络,详细介绍了红山文化的起源背景、文化特征、发展阶段等,展示出红山文化与小河西、兴隆洼、富河、赵宝沟等文化的关系,探讨了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走近古国》依据苏秉琦先生提出的“探索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这一重大课题,对考古发现的红山文化时期的房址、墓葬和积石冢、聚落形态及牛河梁遗址群进行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红山文化多元共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积极奋发的精神特质及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以玉示礼》围绕红山文化玉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在深化玉器类型、功能、工艺、源流等研究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红山文化玉器独有的特征,并详细阐述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陶艺之光》详细介绍了红山文化陶器的形态、纹饰、用途,通过对陶器制作工艺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红山文化陶器与其他地区陶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生业经济》综合了近年来环境考古、聚落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手工业考古以及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全面阐述了红山文化的生业经济,系统地比较了北方传统文化核心区的生业经济,探讨了红山文化生业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以及这种生业经济对红山文化兴起和衰落的影响,为研究西辽河上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特征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