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北疆文化绽放山城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25-07-29 15:21:39 编辑:本站编辑

7月25日至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火热举办。内蒙古展区由内蒙古出版集团所属6家出版社,以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数字文化音像出版社、内蒙古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成,以“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携807种、2489册图书音像制品,50余种、700余件文创产品及多项特色活动精彩亮相,在270平方米的N3馆T12区,打造出一场集阅读、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书展期间,内蒙古展区共举办6场图书分享活动,现场与线上直播销售图书及文创品销售额25万余元,还跻身“全国书籍杂志小时榜”第8名,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传播矩阵。

内蒙古展区的主题出版物展区、精品图书展区、融合出版展区、数字体验区、文创展区、直播区、活动区、打卡区8大版块,全方位立体呈现北疆文化的深厚脉络。

活动区亮点迭出。《大树朝天》作者王化军,以家族三代党员的奋斗史,生动诠释“扎根沃土”的草原精神;《内蒙古青少年红色教育丛书》以12个草原革命故事为核心,创新采用“电子书+音频”的立体阅读模式,读者扫码即可聆听专业主播讲述《百灵庙的枪声》等历史事件;《中国脊梁——他们才是我们要追的星》通过科学家、戍边英雄的故事,引导读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山河带砺准格尔》分享会则借助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揭秘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从游牧文明到现代工业的华丽蜕变……

数字体验区成为人气聚集的焦点。“红色馆藏VR博物馆”运用三维建模技术,还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等历史场景,观众戴上VR眼镜,便能“触摸”革命文物,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北疆教云”数字教材平台展示了纸质教材与 AR、互动课件的深度融合,现场演示的教学课程,让教育现代化触手可及。

精品图书展区中,《阴山中段 大青山岩画》格外引人注目。这部耗时多年完成的学术专著,借助碳14测年、微腐蚀分析等科技手段,结合考古类型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研究,首次系统梳理阴山岩画的地理分布与文化内涵,填补了该区域岩画研究的学术空白。书中收录的星象岩刻与观天台遗址研究,更将内蒙古的文明溯源向前推进至5488年前,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实证。

数字融合展区内,“阅北疆”融合出版图书前,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围在触控屏前,指尖轻点,便沉浸在纸质与数字交织的奇妙阅读世界。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既能调取纸质书的电子版内容,轻松实现手机、平板、纸质书的多终端无缝切换;更能解锁藏在文字背后的“彩蛋”——配套解读音频里,播音员用温润的声音拆解知识点;实景视频中,草原的辽阔、古迹的厚重扑面而来;读者分享互动区里,还能看到天南地北的阅读感悟。这种打破纸页边界的设计,让阅读挣脱时空限制,变成一场随时可赴的多元知识盛宴。

音像展柜上,国家出版项目、蒙古族特色音像制品、黑胶机与黑胶盘试听设备等整齐摆放,观众扫码即可生成专属“草原音乐身份证”,实现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让读者不仅沉浸在书的海洋,更沉醉在“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之中。

以“文化+生活”为理念的文创展区同样备受关注,构建起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场景。内蒙古12盟市冰箱贴采用珐琅彩工艺,呈现出收藏级的质感;草原萌娃系列发光石头灯,有着“日藏星光、夜放光明”的诗意表达;河套甜糯玉米、蒙式奶茶等农产品,将草原物产与地域文化相绑定,成为“可带走的家乡味道”。

在内蒙古展区,总能听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互相邀约:“等有空了,咱们一起去内蒙古吧,看看草原,听听长调,肯定比在这儿看展过瘾”“我还想去看看那达慕大会,感受一下草原上的热闹”。这些话语里,满是对北疆大地的向往,让内蒙古展区的每一个角落,都飘着跨越千里的期待。

从阴山岩画的古老密码到VR博物馆的科技赋能,从草原奶茶的醇香到AR文创的时尚表达,内蒙古展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诠释着北疆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记者杨净毓 曹茜 林则志)

意见反馈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建言献策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监督举报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