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即将发布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20-06-23 15:29:30 编辑:包文婷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 (2020) 》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关于新媒体发展的最新年度报告,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等五部分,全面分析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解读新媒体发展趋势,总结新媒体发展问题,探析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本书收入了全国研究新媒体的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分报告,深入探讨了社交媒体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心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直播电商元年、智能媒体发展、主流媒体Vlog、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网民阅读新闻变化、网络广告、移动短视频、新媒体版权、新媒体产业等重要问题。

 

疫情信息接触与公众心理

社交媒体疫情信息接触与公众心理调研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选取3070位调查对象,考察其社交媒体疫情信息传播模式、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公众频繁接触疫情相关信息,同时不断的进行信息的二次传播,使公众集中关注疫情信息,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社交媒体的疫情信息沉浸 (Flow) 状态。社交媒体的疫情信息传播,往往涉及到社会管理等政策性讨论,公众倾向于选择熟人社交平台或者说是“强连接”平台,而不是“弱连接”平台。疫情叠加社交媒体的沉浸 (Flow) 传播使公众心理出现群体性疫情抑郁、泛在的疫情焦虑情绪和中度疫情压力感知。公众心理状态随社交媒体“沉浸”时长呈倒U型分布,越关注疫情防范知识的公众,其抑郁、焦虑、压力的状态越糟糕。这可能意味着自我保护意识越强的公众对疫情抱有极强的警惕心和威胁感,社交媒体的“沉浸”越容易影响其心理状况。与常态状况下相比,疫情期间的公众从来自于弱连接的“陌生人”的支持强度增加,公众从家人、朋友和其他人身上得到的社会支持差异不大。社交媒体的传播行为与心理状况形成了互相加速的“陀螺”。

 

  作者介绍

  赵曙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 (北京) 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媒介经济、数据挖掘等研究;

  李园园、牛丽丽、刘晨菲系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 (北京) 助理研究员。

 

  媒体融合、县级融媒

  在过去的一年里,媒体融合和县级融媒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让我们回顾2019,展望2020。

 

2019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2019年,我国媒体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媒体行业呈现出新气象和新业态,5G技术推动媒体行业发生重大革新,全媒体格局重塑行业生态系统。县级媒体积极探索融媒体中心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短视频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流量基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主流媒体积极打造新型融媒体矩阵并丰富重大主题报道实践,广电媒体打造“广电+报业”模式加速转型升级。然而,纸媒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状况,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突出,行业内容乱象挑战媒介伦理和社会公德底线,制约了媒体融合的效果和进程,媒体行业亟需正确认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和出路。

 

  作者介绍

  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刘美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系与传播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

 

2019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年是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关键一年和高速发展的一年,从数量上来看,呈现“井喷式”发展;从质量上看,逐步迈入深化阶段,成效显著。总体上看,县级融媒体建设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建设模式的多元化,主要有中央媒体+县级融媒体、企业+县级融媒体以及多政级融媒体中心合作建设等三种模式;二是功能融合的深层化;三是媒体技术的智能化。与此同时,也存在员工管理机制落后、内容同质化严重、“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优化县级融媒体建设的若干对策。

 

  作者介绍

  钱晓文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等。周鸿秀、张荡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短视频

2019年中国移动短视频发展报告

  总体来看,2019年短视频用户市场保持增长;商业化全面加速;平台格局趋稳,抖快博弈升级;内容增速放缓,走向多元有序。聚焦行业内部,三个特点突出:一是内容电商崛起,二是平台整体下沉,三是本土VLOG兴起。在2019短视频发展中,MCN机构小散零碎、虚火过旺,高度商业化下虚假广告、数据造假等问题,损害了行业的发展。展望2020,围绕内容电商展开系统建设将成为商业重心,专业化、精细化的内容将释放更大价值。

 

  作者介绍

  于烜,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博士,研究方向为视听新媒体研究,媒体融合,影视传播。

 

2019年政务新媒体短视频发展报告

  2019年短视频平台为政务新媒体创新传播形态、拓展传播效果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政务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政务短视频为研究切入点,分别从行政级别和行业系统两个类别着手,依托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社交平台,选取其中传播力、影响力排名靠前的政务账号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政务新媒体中的短视频形式在不同行政级别和不同行业系统的表现形式、传播特征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找准职能定位,加强作品创新;强化互动机制,重视用户体验;扩大平台范围,建立传播矩阵;借力政策扶持,优化内容管控等建议与思考。

 

  作者介绍

  郭淼,法学博士,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传播、网络政治传播;马威、段晓薇、李思璇,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传播、网络政治传播。

 

  网络音频与智能音频

  2019年,全球网络音频渗透率快速增长,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发展总体态势向好。本文将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发展置于全球网络音频和国内行业发展的时空坐标,归纳了行业总体发展状况,从外部环境、市场主体、内容生态等方面探讨了智能互联时代行业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展望了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的下半场发展趋势,并从内容生产、融合创新、行业治理等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作者介绍

  殷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媒介研究室主任,博导;郑夏育,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9年,全球网络音频渗透率快速增长,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发展总体态势向好。音频正从传统广播原点出发,进入网络音频迈向智能音频的过渡阶段,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这个传统而又有魅力的行业,让人爱恨交织。本文从智能和场景化二元视角出发,研究了智能音频行业发展在呈现形式、产品形态、内容分发、创新表达等方面的现状,针对智能音频追求的可获得性、嵌入性和便利性等诉求和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智能音频场景化应用存在的算法伦理缺陷、技术突破缓慢、内容争夺加剧、行业监管相对滞后等问题,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介绍

  孟威,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创新工程国内外媒体融合项目主持人、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新媒体、舆论、媒介伦理、媒体融合等;夏涌,喜马拉雅成都公司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谢巧巧,西华大学,研究方向为新媒体。

 

  中国新媒体版权保护

2019年中国新媒体版权保护研究报告

  2019年,媒体融合继续向纵深迈进,各大媒体在不断创新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形式与传播内容的的同时,大量的版权侵权问题也伴随着多样态、丰富的内容产制出现。那么我国新媒体版权保护的现状到底如何?

  2019年,司法、行政、媒体平台同时发力,新媒体版权保护进展显著,自媒体“洗稿”、微信小程序侵权、院线电影盗播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图片版权问题进入版权保护视野,区块链保护平台建成并广泛投入使用。而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又为我国新媒体版权保护带来全新挑战,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影视解说、“融梗”等问题的讨论与判定冲击着现行 《著作权法》 的规定与解释,跨境侵权打击难度加大,权利人维权难之困犹存,新媒体版权保护任重道远。保护内容版权,既是维护媒体的核心利益,也为内容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石。针对现存的问题与挑战,作者从司法、行政、媒体平台、社会角度提出版权保护建议,呼吁各方合力迎面新变局。
 

  作者介绍

  朱鸿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新闻与传播研究》 副主编;

  宋晓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硕士研究生。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

  2019年,在媒体深度融合外推和内驱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传统媒体呈现出集体创新升级手机新闻客户端态势:以互联网思维增加了智能推荐、内容聚合、问政、生活服务,积分激励等服务用户的产品功能,总体网络传播力明显提升。

  然而,传统媒体此轮集体创新升级,主要限于产品功能的局部改版,整体性的市场战略发展方向亟待明晰和突破,传播力的提升尚未有效转化为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助长了用户某些畸形消费习惯;为适应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创新升级方向应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促进传统媒体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资本、技术、人才和商业模式等战略发展要素的系统化协同创新,打造为自主可控的特色化融媒体服务平台。

 

  作者介绍

  刘友芝,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经营管理;李子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媒介经营管理。

 

   

 

  来源: 综合新媒体蓝皮书

  转自:内蒙古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监督举报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