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重申这一重要判断,强调“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短短8个字,内涵丰富、分量很重,指明了“十五五”时期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
如何认识“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要看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第一步,需要从“十四五”到“十六五”3个五年规划期的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四五”时期是第一个五年,已经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居于中间,承前启后,既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又要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协同发力,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十六五”时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
如何认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环境?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是谋划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建议》明确提出,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同时要看到,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把各方面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能。
如何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对制定和实施好五年规划至关重要。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性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建议》在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等重要目标;紧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安全屏障等7个方面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统筹发展需要和可能,兼顾当前和长远,既积极进取又稳妥可行,是未来5年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要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把这些目标转化为一项项思路举措、具体任务,让宏伟蓝图成为生动现实,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电子邮箱:nmgcbjt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子邮箱:nmgcbjtdwxcb@163.com
联系电话:(0471) 6661859
信箱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楼大厅群众意见箱
电话举报:(0471)6399197/3592290/6381282
邮箱举报:nmgcbjtjjjc@126.com 邮政编码:010000
来信来访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89号出版大厦15楼 纪检监察室